English

中国作家给高科技“打分”

2001-04-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群落,他们应该是最富于思考的人,最有人文关怀的人,最能以自己的思想影响他人乃至塑造他人灵魂的人。不过,如果谈到科学技术,他们无疑又是外行。那么,作为作家的他们,当面对无孔不入的高科技时,他们会有怎样的特殊感受和独到见解呢?他们如何看待这个被命名为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纳米时代、基因时代、克隆时代……的科技时代呢?相信他们的回答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需要说明一点,所谓的“打分”其实只是请作家们对科学技术的利弊作一个大致的价值评判。采用精确的“数理方式”,也可以体现一下“数理方式”简洁明?的优势吧!

作家冯骥才打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比喻。他将高科技所带来的正负效应比作一张纸的两面,像孪生兄弟一样总是一起出现。

冯骥才(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已出版中外各种版本著作近百部,画集多部。主要作品有《珍珠鸟》、《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俗世奇人》、《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从精神的层面上说,我不相信“克隆”可以实现。倘若真能克隆,“克隆人”便是泯灭人的精神个体。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5分(在严格控制高科技负面效应的条件下)。

您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1,媒体;2,科技简报;3,友人告知。

写过科幻小说吗?

中篇小说《末日夏娃》,发表于1994年《当代》。描写高科技最终毁灭人类的景象。

我认为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后,人类走进一个怪圈,科技迅猛发展,同时带来了不可扼制的负面效应。正面和负面是一张纸的两面,像孪生兄弟一样一起出现。21世纪进入高科技时代,这种现象就更明显。我前几年在《末日夏娃》中写到,高科技是神,能神奇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我们的能力上百倍地放大;同时又是魔鬼,把我们带到灾难的深渊里。一方面我们受到它的恩惠,同时又被它推向深渊。一切的发明都这样,从核武器到电视到因特网,高科技的发展是加速度的,我们也加速度地进入天堂,同时加速地走向地狱。我认为人类的前途有两种,人可能是再生于万能的高科技,也可能毁灭于这个高科技。

陈村(1954年生于上海。1979年首次发表小说。1985年5月至今,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1999年起,兼职榕树下网站,现任艺术总监。著有小说集《走通大渡河》、《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蓝旗》,短文集《今夜的孤独》、《看来看去》等。)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不赞成。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从价值判断上,可以打4分。

您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从报纸、杂志、互联网,有时还会听人说。只要看到都会看,尽管有时看不懂。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没想过。因为写科幻小说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文笔好,还要有人文精神——我只写过一些谈及科技的短文章。

我关心科学的事情,关心科技的发展,又总在疑虑。以前化学工业弄出DDT等,现在又有克隆、转基因。这不是什么好事情——人哪能乱改上帝的密码呢。人都是短视的,为蝇头小利不惜把将来卖掉。即便你技术高超,像上帝造人一样完美,还有伦理的问题。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类人猿的时候,喜欢下地玩耍的个体都是不好的。如果要克隆也不能克隆他们,如果要改造基因,首先要把下地的基因改了。大家老老实实地住在树上,永远当猿。他们会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吗?他们知道自己种群的前途就在那些二流子类人猿身上吗?克隆的技术要是在类人猿时代就发明,我们现在还是类人猿一只。人怎么知道,与人类的未来相比,现在的我们也许只相当于一只类人猿呢?我们今天怎么知道什么基因是好是不好呢?用今天的肤浅的认识来断言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这种灾害是毁灭性的。

我们从原子弹的发明就知道,科学家们干出来的不总是好事。他们的好奇心(也就是人类的好奇心)不总是能造福人类。他们最早的动机也根本不是造福人类。他们总是短视的,我不相信科学家会被道德制约。还有电脑网络,难说以后会起什么作用。我曾写过一篇文章:电脑之间终究将在某一天传送一个口令:把人干掉!因为它肯定会比人聪明能干,会发现人的多余,凭什么说它永远不会有研究学习的功能?所以人死于自己的创造物之手也没什么奇怪的。

而我们还在利用高科技——也没法不利用。有些东西是不可被拒绝的,全面地拒绝不可能。但总会有很多人疑虑,也会有反省,这种疑虑和反省不可能彻底,但是会延缓走向危险境地的速度。

张炜对高科技充满热情和怀疑。他说,我自己说的话自有我的道理。我认为科学家造成的幸福和灾难一样多。爱因斯坦功过相抵。可爱也可怕。

张炜(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等)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我不懂这些,没法准确判断,更谈不上打分。

但我觉得,一般来说,商业利益和实用技术的结合,物质主义与高科技的结合,常常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目光短浅。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没有。

高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如果人类把所有的宝都押在技术上,那就太可怕了。技术把情感代替了,这就非常危险。技术的发达与伦理的高度,它们应该是平衡的。现在的世界完全失去了这个平衡。

现在的问题是人的伦理高度不够,技术主义占了上风。而我们人类历史上,比较而言,科学技术总是能够有效地得到积累;社科成果,道德伦理范畴的东西,却从来得不到这种积累。

一个没有头脑的高科技社会是地狱,而不是天堂。

世界上丧失了诗的想像、浪漫情怀,没有了人的那种非常柔和的心肠——它的有力介入,这样的社会哪里会有什么幸福,可能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

科技把人发现世界的能力局限化、浅表化和简单化了。人的感悟能力一旦被技术压迫,技术就走向了反面。只有人非常冷静地对待科技时,科技才会成为人类破除愚昧的辅助武器。现代科技主义也是一种蒙昧主义。

我对高科技的热情,是因为我看到了它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对外部空间的开拓,等等。我对它的怀疑,是因为有人对其产生了过分的寄托和希望,总有一天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网络垃圾无法打扫,核威胁梗在心头,电视衍生的大面积低俗文化——举不胜举。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现代科技的受害者,这如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它的受惠者一样。这迫使一部分人产生了过激行为,如许多家庭让孩子从根上拒绝电视和网络之类。

但是高科技的恩惠和恶果还潜藏在疏菜粮食等一切食物中,人总不能拒绝吃饭吧。如果说高科技让人类在毁灭中前进,那么毁灭得太快了怎么办?这个问题总得回答吧。

美国的科技高度发达一路领先,可它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所有重要国家中,惟有它公开宣称不遵守“京都协议”——这样的“高科技综合症”不见鬼去,人类就得见鬼。

有人眼里只有应用技术。这种观念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管理全面走向非科学化,最后弄得治安恶化,资不抵债:所有收入加起来还抵不上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真正的社会整体化科学思维大概是:社会科学第一,理论科学次之,应用科学再次之。没有社科工作者,特别是大量艺术家、诗人来平衡这个社会强大的技术主义,我们的民族就会跟随西方,盲目走进一场危险的现代游戏中。

谈歌(1954年生。祖籍河北顺平。大学文化。现在河北作家协会创作室工作。曾经出版长篇小说《黑天白日》、《认识你真好》、《家园笔记》、《城市守望》等六部,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热风》、《大厂》等五部,散文集《走出沙漠》等二部。)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不赞成。我赞成克隆羊,但不赞成克隆人。它把伦理纲常全摧毁了。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打5分。

您主要从哪些方面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报纸,电视还有一些科技杂志。过去我是搞工科的,所以比较关注。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想写。最近群众出版社出版的我写的《神秘的脚步声》是“少年侦探易拉明科学探案系列”中的一种;下一步,我想写一部有关人类跟环境关系的小说。

对高科技这三个字,我总认为词不达意。既然叫高科技,是不是就有低科技?是不是造原子弹的是高科技,研究鸡蛋怎么样才能更好吃是低科技?换句话说,所有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科技都是低科技?我弄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如果楼道里的保险坏了,还是要找一个低科技的电工来修上才是最高的“科技”。这是闲话。

科技发展到今天,用托夫勒的一句话说是,这二十年超过了历史八百年。这笔帐看要怎么算法。如果我们只看到了网络技术,卫星技术,还有什么克隆技术,纳米技术等等,是要把古人吓得再死一回的。但是,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一些让我们皱眉头的事情,也不能不算一下帐了。想想上世纪60年代初,当中国人民为中国能大批出产塑料而欢呼的时候,谁能想到仅仅不到四十年,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已经面临一场白色恐怖。应该说,许多灾难是我们自身不可节制的欲望带来的,有了原子弹,就有了核讹诈;有了克隆技术,我们的将来就可能有五十个“爸爸”,一百个“妈妈”。我们人类维系了几千年的伦理常情,就会崩塌。绝情悖理,以至如此?我不是一个不食周粟的复古主义者,我现在也充分享受到了电话电脑洗衣机冰箱等等给我带来的无限快乐。我现在是讲事情都有两面性。人类最容易犯的毛病在于总是一厢情愿,在利益的驱动下,我们还会做多少蠢事情呢?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古人的话往往是一语中的。

方方说,有些人对高科技是有抵触的,但我要说,我对于高科技看不懂,但我会用双臂去拥抱它。

方方(1945年生于南京,湖北省作协副主席,《今日名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1987年中篇小说《风景》在全国引起反响,因而成为“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乌泥湖年谱》、《祖父在父亲心中》、《桃花灿烂》等。)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研究当然赞成。科学研究没有什么赞成不赞成的。只要是难题,就想办法解决掉。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10分。

您主要从哪些方面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报纸、电视、互联网。有时听大家交谈。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没有。到底是外行。喜欢欣赏和懂不懂还是两码事儿。

我对于高科技看不懂。但是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有时看看消息,基本都知道,包括纳米、转基因。我是读报爱好者,我家里人也是搞这些的,有时经常听他们说,我觉得很好玩。我用电脑非常早,写稿,上网看新闻,而且好多时间花在玩游戏上,我这个人有点赶新潮,数码相机都配备——跟着高科技没错,高科技带来的东西让你意想不到。

高科技总是很新奇,总让人大吃一惊,简直是不可思议,让人觉得非常了不起,很惊喜。它带来整个思维、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普通人想不到的。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思路不一样,科学家想到就做,人文学者就会想到社会问题,像环保、战争。科学家做克隆,就想探秘,把有可能性的都变成现实,对带来的负作用,再想办法克服,这样社会才不断一步步发展。人文学者就不这样。我一点儿不否认高科技带来负作用,更不否认高科技带来的是利大于弊。但如果科学家发明一样东西,老想负作用的话,就可能发明不出来。我非常欣赏、非常佩服科学家。

我们小的时候没有什么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我女儿这一代就不同了,她们更敏感,跟得快。如果我还能努力“拥抱”,那她们就是跟高科技同步生存,像吃饭一样不存在喜不喜欢。

潘军(安徽人,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风》、《独白与手势之白蓝红》以及各种选集多卷。)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我赞成克隆爱因斯坦,但不赞成克隆希特勒。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如果从价值观念判断,应该打9分吧。

您主要从哪些方面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基本上从传媒,电视或者期刊。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没有。但也不排除今后会有这一想法。我要写的话,也许不是通俗意义上的科幻小说。

从一个作家的感觉来讲,以前高科技很容易被忽视,现在却无法忽视,因为我们总被高科技的气氛所环绕。有部电影叫《网络时代的爱情》,不仅是因为网络的存在而发生的,而是网络确实扮演了生活中的角色,令人无法回避。以前每天收到很多读者来信,现在收到一封信简直如获至宝,因为我们不是用邮件就是打电话,因为信息业的发展,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不只改变日常生活,更改变了人的心理。时代的发展迫使我们必须重新检点、反省自己的知识结构。如果不关注高科技,就无法认识它。我最近写的一部作品中,涉及一些疾病,如果不了解高科技,就无法深入了解这种病。包括电脑,很多作家最初对用电脑写作持拒绝的态度,我就曾写过一篇《手写的欢乐》的文章,但是在这个时代手写越来越不便利。作家应该关心高科技到来,关注人的心理结构和社会结构。我还相信随着高科技的到来,人的心理反而会走向古典,渴望古典情怀的东西。

您问我我女儿对高科技的反应与我比有什么不同?她对高科技的反映比我们更敏捷、更热衷,我老有慢半拍的感觉。也许和她的理科基础比较好有关系,她的数学经常拿满分。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早年的代表作是《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和《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关于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国共风云》;反映“文革”的系列长篇《“四人帮”全传》以及《陈伯达传》;反映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历史悲歌》;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全景式纪实长篇《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我赞成。中国科学家表示反对,主要是伦理道德的问题。但是作为研究是可以的。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应该打10分。现在高科技创造的价值非常高。

您主要从哪些渠道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主要是从网络上。

您还会不会接着写科幻小说?

尽管很多年没有写过,但我是理工科出身,对新的科学消息特别有兴趣。特别是关于恐龙的克隆。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诗人雪莱的夫人写的。克隆其实是科幻小说经久不衰的话题。那时还没有克隆的概念,而是叫组合人或再生人。在我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也涉及了这一话题,但写得比较婉转。现在很难说是不是还接着写,可能会在哪一天又冒出来一篇。

前几天我就住在美国硅谷,那里是高科技的“首都”,科技发展朝气蓬勃,集成电路、电脑、无线通讯,都是主要的产业。我在那里,可以宽带上网,上网速度很快,每天晚上可能看很多世界各地的消息,还可以看到中国的报纸。我去美国带了很多软盘,我儿子说,软盘已经落后了,现在用光盘。他给我买了刻录机,我的所有的作品存一张光盘就够了。这样也使作家变得谦虚得多,我们常常说“著作等身”、“学富五车”,现在呢,写一辈子也装不满一张光盘。

高科技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会给人类进步带来利益,也带来负面效应。总的来说正面超过负面。比如电脑,使我的写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写作速度非常快。

20世纪是一个特殊的世纪,科学进步非常快,超过以前所有世纪,一系列重大的发明都在20世纪,比如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电脑、电视,一直到宇宙飞船、人类登月,20世纪是站在19世纪的肩膀上的。在新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我对即将诞生的新科技大致做了扫描。当然高科技也带来一些弊病,比如上网,既可以带来信息,也有垃圾存在;比如我的电脑好几次被病毒袭击,我就想如果不用电脑,就不会有这些麻烦。现在我也不怕,如果电脑全部被袭击,我还有光盘。再比如克隆人,昨天我在青岛的讲座中还讲了这件事,学生们分两派,反对者称克隆人是侵犯人权、浪费粮食,是提倡不平等;赞成的也不少:克隆人可以延长人的寿命,可以制造“爱因斯坦”。我是赞成派,可能会有伦理道德的谴责,但可以保护优秀的人才,还可以克隆熊猫等稀有动物。所以我认为高科技带来的主要是正面效应,不要持太悲观的态度。

我认为高科技是人类的希望,是人类的春天,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写科普出身,所以我能理解高科技,也大致了解高科技的走向。高科技带来电子技术上的进步,随着基因密码的破译,将会使现代医学、人类生活发生质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科普作品中高科技的不多,还有一些高科技作品叫人看不懂。高科技应该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应该像是爆发力非常强的“原始股”,科普作家应该很敏感,就像新闻记者站在最前沿一样,应把高科技的发展和最新动向告诉给读者。现在这样的作品不多,我们的科普作品习惯于写得高深莫测,其实高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越来越近。新世纪的人,尤其年轻一代,少年儿童,不论是学工还是学理的、学文的,都应该懂得。有的作家连电脑也不摸,跟他们交流,就好像隔了一个世纪一样。作家写科普作品、科幻作品不但要写高科技对人类的冲击;同时也要从作家的角度,写自己怎样感受高科技、持什么样的态度,不论是忧患的还是充满希望的。

阿来说,自己是带着“理念”做科幻的。如果作家还是以道德意义来衡量高科技,那他们对高科技也太隔膜了。剑是传统的东西,但它曾经也是高科技,一方面它能杀死别人,同时也能杀死自己。暴露出来的,不是科技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

阿来(《科幻世界》、《飞》两份杂志的主编。1959年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著有小说集《旧年的血迹》与诗集《梭磨河》。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

您赞成克隆人的研究吗?

赞成。但有个前提。不在于克隆人本身有没有危险,而在于人本身。我们对它的社会伦理,对它将来的行业——如果成为行当,需要有完整的立法,建立全球性的规则。如果规则有差异,也会出现问题。

请您给高科技打分。

8分。剩下的就是负面影响。但人为什么要用它的负面影响呢?如果对它的负面影响有预料的话,人类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说到底,社会要进步,还是要靠科技的发展来推动。

您主要从哪些方面获得科技发展的信息?

从出版物和少量的科学家的交往。

有没有想过写一部科幻小说?

不会。我一直在写有关科普的作品。由于职业的关系,这方面作品的数量已经超过文学作品的数量。

如果作家还是以道德意义来衡量高科技,那他们对高科技也太隔膜了。基因怎么样,原子弹怎么样,他们只知道事实。假设回到山顶洞,火对类人猿来说就是高科技,既可以取暖、把肉烤熟、增强体质,也会引起火灾、把茅屋甚至人烧毁——那个时代建个茅屋可能像现在建保利大厦一样难吧!再比如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快捷的信息,但有的人上网不是检索资料,而是聊天,欠一屁股网费,找一个虚拟的情人。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我们把科学比作双刃剑。剑是传统的东西,但它曾经也是高科技,一方面它能杀死别人,同时也能杀死自己。暴露出来的,不是科技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危险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是人性的两面性。如果人性只有好的一面,那么,任何高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能产生出来吗?如果我们没有对任何欲望的不满足,怎么会到网上化一个名字去找所谓的感情?一方面知道原子能提供能源,比用煤发电经济得多,偏要去做原子弹,有什么办法呢?就好像给一把刀,你不削土豆,偏用来杀人。

科学家说,“技术的危险不是来自于技术,而是来自人本身。”高科技的压力也是人性造成的。比方手机换代,电脑换代,其实基本的功能没有变,它们只是工具。为什么要跟着广告走呢?为什么要赶时髦呢?我们完全可以从容地在286上写作,如果仅仅写文章的话就够了;手机的那么多功能,我们能使用多少?但是,科学进步对人造成了压力。如果你使用石器,铁器会对你形成压力;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这种压力越来越大。人就得面对压力,应对压力。

黑格尔有一句让人血热胆壮的话:历史的车轮呼啸前进,是不怜惜车轮下被碾坏的花草的。是的,谁也阻挡不住历史,同样,高科技敢会给我们带来愉快的明天,但是,我们还是要在乎历史车轮下的花草。我们不能不顾一切。

编后 就讨论的出发点而言,八位作家也许本质上并无不同,大家都认为科学技术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不过,具体到对我们置身的这个科技时代的看法,对如潮涌来的技术发明的态度,八位作家却又颇有差异。如果简单合并一下“同类项”,八位作家大概可分为三个阵营:一种是对科技发展持比较悲观的态度;一种则坚信科技的应用利大于弊;阿来的观点稍显独特,他认为不能把人性的恶强加到科技上,科技本身是中性或者善的。饶有趣味的是,写作领域与科技沾过边的叶永烈、阿来先生都持乐观态度,接受采访的唯一女作家方方也给高科技打了10分。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的讨论当然不求得出什么“正确”的答案,如果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